一篇公众号文章定价 25 元,会有人买吗?
事实证明,不仅有人买,甚至 9200 个人买了,一篇文章就为这个作者带来 23 万元的入账。这是微信正在内测的「付费阅读」的真实案例。
「付费阅读」的灰测始于今年 2 月份,此后,微信还在频频测试新功能,前阵子甚至一周内便推出了两个小功能,「专辑」和公众号留言。有运营者和晓程序观察(yinghoo-tech)表示,同时开启内测的还有「问答」功能。
从时间上来看, 2020 年伊始,微信就开始频繁进行公众号尝试;从能力属性来看,千差万别,有变现尝试,有打造全新的阅读场景尝试,也有帮助运营者和粉丝更好地互动。
另一方面, 1 月份视频号开始灰测,也开辟了短内容+视频的全新阵地。目前看,视频号的内测号释放,大约为 20 天到一个月左右时间,已经不少媒体人、大V、素人入场。
在晓程序观察看来,种种迹象都在表明, 2020 年在微信生态内,内容人还有两波机会,一波在老牌“玩家”公众号生态里,一波在新生代视频号里。
老生态里的新机会已经八岁的公众号,去年就到了“七年之痒”。但这“痒”依然在持续,怎么个“痒”法,已经被公众号运营者们说了无数遍:内容质量下滑,用户打开率低,腰尾部公众号生存空间缩小。
从微信 2020 年开始以来的一系列动作,可以看到其正在试图去“痒”。产品逻辑不会撒谎,从其一系列能力,可以解读出公众号接下来的深耕方向。
在我们看来,微信近期测试的诸多公众号能力中,「付费阅读」和「专辑」是重点。前者聚焦内容付费(点击阅读深度解析),后者在于搭建新的深度阅读场景(点击阅读深度解析)。
熟悉微信的人都知道,微信一向喜欢不断推出多样化能力,让生态内玩家自行组合,像玩乐高一样将不同功能组合在一起,通过组合拳打出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而这两者能搭配出的效果就是,「专辑」负责让普通读者成为深度读者,「付费阅读」让深度读者变为付费读者。
由于在单篇文章中,「专辑」会展示在文章上方,某个专辑的文章在被访问时,会显示专辑来源,用户可以查看更多。
(专辑与页面模板功能对比)
付费阅读推出以来,有不少创作者将小说内容付费连载,还有一些知识性的分享也采用付费连载的模式。但从展现形式来看,这种付费的方式相对而言比较碎片化。「专辑」的出现,毋庸置疑,可以让付费连载、付费知识更加体系化,实现“浸入式付费”。
这正是微信的目的,打造新的深度阅读场景,推进内容消费机制。
受益人会是谁?从这两个能力的门槛就可以找到:都是只有原创作者才能使用;「付费阅读」的灰测门槛更为详细,符合注册超过 3 个月、近 3 个月内无严重违规记录、已发表至少 3 篇原创文章的订阅号。
多位公众号作者对这个门槛的评价都是:不算高,对于坚持原创的号而言,等于零门槛。
翻译成商业生态的语言就是,激活中长尾生态。
不久之前,微信相关负责人曾对媒体表示,头部大号通过广告可以获得很好的收入,但是从公众号的实际情况上来看,还有大量的长尾的、垂直的领域,通过现在的收入模式他们的收入可能是不够的。
“这是个不能忽视的背景,就是大号的收入来源往往更不缺,而长尾小号连找个广告主都不知道上哪找去,他有这样的需求,但是真的是找不着。”
国际瞭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