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业模式走向“生态”竞争

商业模式走向“生态”竞争

■ 文/张华光,清华大学商业模式研究室执行主任

农业社会两千年,工业社会两百年。互联网高潮期才二十年就已经面临移动互联网的颠覆,商业模式和社会形态都在加速变迁。

农业社会比邻而居、阡陌相闻;工业社会弱化了居住联系,社交群体主要基于共同的教育和职业经历;移动互联网时代,却使得社交联系趋向两极化发展,一面是互联网信息交互加快使得原有社交群体联系更紧密,基于网络的陌生交友与推荐交际更加方便,另外一面,众多“不见面”的信息传播与商业交易手段,又造就了越来越大的宅男宅女群体。

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,也同样趋向于两极化发展。

一边是集聚趋势,平台趋向统一和垄断,同时也必须简单和开放;另一边却是分散趋势,用户越来越个性化和社群化,组织也趋向职能化、模块化。

面对这样的变化和挑战,企业更加需要在生态系统的高度上思考商业模式,不断根据自身成长和所处的生态系统位置,调整甚至变革自己的商业模式——不仅是客户和合作伙伴等外在的生态系统,也包括组织、员工等内在的生态系统。

大企业:营造生态系统

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竞争,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竞争,大企业在不断扩张自己的平台、提升垄断性的同时,必须保持简化,并借助更多的外部延伸支撑来确保平台的有效性和用户粘性。

最近风头正劲的是腾讯,频频复制搜狗模式,借助强大用户群导流资源,剥离非核心业务,以战略投资形式形成生态系统。专注的同时,又在简化和强化最重要的人际社交入口和商业支付入口,把粘性和交互性最强的部分集中在自有平台上,将偶发的商业功能交给更专业的合作伙伴。

其实,不仅是腾讯,苏宁2013年9月12日公布的开放平台战略也是如此,线上电商与线下门店基本完全免费开放,吸引并精选商户入驻,苏宁成为电子商务、物流仓储和金融服务平台。阿里巴巴的天猫和淘宝,本来就是一个半开放平台,近期的生态系统构建思路虽然不够清晰,但组建菜鸟物流,先后投资高德、新浪微博、银泰等动作,也是为了针对腾讯、京东等各方的竞争,以求完善生态系统。

一个平台级商业模式的成功,往往是因为背后拥有的超级生态系统。苹果的成功,是因为乔布斯回归多年打造的生态系统,iPhone和iPad的产品成功,基础不是饥饿营销,而是借助个人电脑产品和iPod等产品,深度打造的、横跨美亚欧三大洲十几个国家近200家供应商的供应链体系,还有基于AppStore(从iPod的iTunes蜕变而来)、上万个企业和个人开发者开放的大量应用软件。

高速演进的时代,企业也必须高速进化,否则就会被快速颠覆。只有足够开放、有所规划和整合的生态系统,才能集聚尽可能多的力量,在满足用户基本需求的同时能够不断改进,给予用户足够优质的应用体验,才会在用户争夺日趋激烈的时候保持“魅力”和“吸引力”。

中小企业:专注精准用户社群

平台之争愈演愈烈,越发的有点水火不容的态势,很多二线企业也不得不提前“站队”,部分中小企业“压力山大”。

其实,对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,是挑战更是机遇,成败之间,就看谁能先学习、先变革,甚至自我革命,才可以成为颠覆者,而不是被新思维的创业者颠覆。移动互联网时代,基于去中心化的开放平台,面对越来越个性化和社群化的用户,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用户体验的成本不一定比大企业高,反而更有机会发挥专注、灵活的优势。

就营销来讲,中小企业不应该一味地追求大而全、做大平台,而是应该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,发现自身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,瞄住精准的目标用户,发掘出用户的痛点,再设计好针对痛点的一系列引爆点,则可以高效地打造核心用户群,并以此为据点快速地打造一个品牌。

然而,就商业模式来讲,必须有一个发展的主脉,如何依托这个主脉去抓住用户需求、积累资源、提升能力、构建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,还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做。创新与炒作的差异在于,创新是找到“新”,坚持“创”,而炒作是炒熟了就出锅了……

这些话,看起来是说B2C业务的,其实B2B同样如此。首先,一切的B2B其本质上都是B2B2C,面对直接交易的B端用户,如果可以多替最终的C端用户考虑一下,一定有机会赢得更多。其次,B端用户一样会有痛点,这些商业、企业用户的拥有者和决策者同样是人,会受到各种信息的轰炸,会有社交渠道和社交群体,也会受到意见领袖的影响。

上一篇:商业模式瓶颈已现,聚合阅读应用如何突围?
下一篇:初创企业的六条基本商业原则

白手创业致富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

欢迎扫描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平台!